永盛养殖业科普网
首页 > 牛羊养殖技术 > 奶牛场春季管理要点

奶牛场春季管理要点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是细菌和病毒开始活跃,也是奶牛传染病多发的时节,做好奶牛场春季生产技术管理,关系年度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益。

一、做好日常卫生消毒

1、环境消毒。牛舍周围环境及运动场每周用2%氢氧化钠或撒生石灰消毒一次;场周围、场内污水池、下水道等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原则上每天更换一次。

2、人员消毒。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严格遵守牛场卫生防疫制度。饲养人员应定期体检,如患人畜共患病时,不得进入生产区,应及时在场外就医治疗。喷雾消毒和洗手用0.2%—0.3%过氧乙酸药液或其他有效药液,每天更换一次。

3、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饲料仓库等进行消毒,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等在使用前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4、带牛环境消毒。定期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消毒时应避免消毒剂污染牛奶。

5、牛体消毒。挤奶、助产、配种、注射及其他任何对奶牛接触操作前,应先将有关部位进行消毒。

6、生产区设施清洁与消毒。每年春秋两季用0.1%—0.3%过氧乙酸或1.5%—2%烧碱对牛舍、牛圈进行一次全面大消毒,牛床和食槽每月消毒1—2次。

7、牛粪便处理。牛粪采取堆积发酵处理,牛粪便堆积处,每周用2%—4%烧碱消毒一次。

8、饲料存放处要定期进行清扫、洗刷和药物消毒。

二、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1、口蹄疫

冬末春初是口蹄疫多发的季节,应特别重视封闭管理及接种疫苗。疫苗注射是最可靠的预防措施,免疫程序为每3个月注射一次,每年3—4次,保护率较高。犊牛60日龄——90日龄可进行初免,剂量是成年牛的一半,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免疫效果检测可在疫苗注射21天后进行。样品送到动物疫防控机进行构检测,一般抽检率为5%—10%。

2、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多见于犊牛,成年牛及青年牛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冬末和春季发病率较高,预防是关键。无病牛场应加强兽医预防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凡欲引进奶牛时,应首先对新购牛进行血清中和试验,阴性者再进入场内。严禁将病牛引入场内。公牛及其能将本病传播,故不使用有病公牛的。定期对全群牛进行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本病在牛群中流行状况。如发现有少数牛抗体阳性出现时,应将其淘汰,以防病情扩大。

3、奶牛冬痢

冬痢是一种季节性暴发极强的疾病,流行于深秋至初春,产奶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育成牛,犊牛只是偶尔发病,容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搭配日粮,保持饲料的稳定性。减少应激反应,在寒冷天气尽量饮用温水,保持圈舍干燥,牛舍内铺设柔软的垫料,切不可饲喂冰冻的饲料和饮结冰的凉水。加强舍内防疫消毒,可用2%火碱溶液或其他消毒药对牛舍及运动场定期喷洒消毒。

三、定期驱虫

1、新引进的奶牛要进行严格检疫和驱虫后再混群饲养。

2、每年春秋2季或转群时进行大规模的驱虫。常用驱虫药及用法:蛔虫、胃肠线虫和肺线虫使用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10毫克;血吸虫用吡喹硐,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肝片吸虫用别丁,每千克体重40—50毫克;梨形虫和牛泰勒虫用贝尼尔,配成5%—7%的溶液每千克体重3—5毫克,肌肉深部注射;牛皮蝇蛆和牛螨用1%敌百虫溶液喷于患部。

3、犊牛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

标签:

猜你喜欢

养牛需要什么技术呢 规模养殖场如何...
规模养殖场在奶牛饲养过程中经常发生三种疾病:代谢疾病、乳房炎、蹄病。这三种疾病极大地降低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失。奶牛蹄病一旦发病则需要很长时...
科学养牛技术和牛圈图 维生素在奶牛饲...
近年来,人们对于维生素在调节反刍动物免疫力和健康水平所起的作用日益关注,本文目的在于讨论最佳维生素营养在奶牛健康、繁殖和奶质方面的作用。Ed1牛农宝Ed1...
养母牛的方法和技术 秋季需防奶牛真胃炎
奶牛真胃炎是奶牛胃肠道疾病中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治疗不及时或延缓治疗,将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如果长期不能治愈则畜...
乡镇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秋季要抓好奶牛配种
秋季天气凉爽,牧草丰收,饲料充足,公牛精力旺盛,母牛发情周期短,持续时间长,是配种的黄金时节。因此,建议养牛户抓住时机,及时给母牛配种。概括起来就是要坚持...

强力推荐